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死在路上也不錯

我再不厭煩地說一遍我朋友的故事,很多人都聽說過了:「大學時的室友年多前隻身乘火車到雲南昆明,在當地買了一輛單車,騎車進入西藏首府拉薩,在遇上一籃子稀里古怪、險象環生的事後,平安到達。再與當地認識的幾個朋友沿途攔車、坐便車到阿里,轉山、看風景。最後,也不是最後了,再到尼泊爾及印度,這才當回一個正常的遊客。不過可能她口中的所謂『正常』,對我們旁觀者來說也是『不正常』的。」

然後,她把旅程寫了下來,出了書,就是這本了 ─《死在路上也不錯》
(萬里出版社, 周榕榕著)。




周榕:

嗯,每次說起你的故事,我總把你說得很瀟灑、很罕有,那才有人好奇地願意留心聽一聽,再考慮買你的書,樹都被砍下來造紙了,書還賣不掉也真的作孽,當然你九成是不在乎這些的。說起你的故事時,我又總帶一點自豪感,彷彿因為認識你,就可以從你的故事中借來一點瀟灑,這可是我最缺乏的。每次有人聽完你的故事後羨慕地說上句「我也很想流浪呀/我也想過這種生活呀/......」時,我就大樂,心想:「騙到人啦......」

一口氣看完你的書,熟悉又獨特的文字,想像力總是無邊際遠,非常生動,這些我都不意外,反而是從書中認識到另一個你,很有些驚喜。向來知你外冷內熱,大學時老強調要把認識的人分為兩類「熟人」和「朋友」,彷彿就與世界隔絕不受困擾,令我這個不知是「熟人」還是「朋友」總有點啼笑皆非,多固執的人。後來我發現你待人偶然較我還要熱心:例如你會幫室友做功課、你會細心幫我們print notes卻不出聲、你會手做聖誕卡給「熟人」或「朋友」、又會陪不太熟悉的室友搬行李到深圳;你這個「孤寒鬼」也會記得我要收名信片和手信,口中邊說麻煩邊滿足我無聊的要求。

well, 我知你不會承認自己對人好,但說也奇怪,你身邊的人總被你吸引,這方面其實你曾否察覺?ok, 我知你也不會承認。不過看你的書時,我就暗暗在笑,心想我都猜對了!你其實是個很有交朋友本領的人,從前你總說自己「無朋友」,現在呢?是不是也這麼想呢?(嗱!其實我不是要挑戰你呀......)

不過,想不到旅途上你曾想要放棄,當然這真是再正常不過了;但最後你也撐過了,我邊看邊為你鼓掌呀(當然是無聲的啦)。有幾回你要掉進山谷死了,我總是不禁想如果真掉下去了,你會怎辦?有沒有想過呢?如果你死了,那我們這幾個認識你的人要幫你做點什麼嗎?(對不起呀,我真的邊看邊想到這個呀......)

所以,下次再出門時,不如考慮先交待一下身後事,或者寫幾句遺言,以防萬一嘛。OK, 你知我是說笑吧,期待你下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