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一切的巧合

十二月三十日晚,十時。
T 發短訊來說從被飛機上趕下來,未能赴台北倒數迎接新一年。
(這事也真奇怪,就如拍戲的橋段般......)

然後他問:Any plan tonight?

我當然有約,跨年倒數話劇早早就安排好了,本來計劃午後逛一會精品店挑選禮物給友人,再晚飯話劇迎接新一年。

但不知怎的,聽了 T 的遭遇就覺得應該要與他晚膳。午後四時,又沿著那海岸線無目的地走,話匣子又忽地打開了。

這天說的是彼此的愛情。

我甚少說過從前對你的感覺,竟然突然把話都說出了口,是的,那年的你,的確讓我震撼。後來......後來發生的事,說起來似有一點遺憾,卻沒有傷感。我知道那些年的事,在你心中從不留痕跡;就如我們從來不懂,愛情是如何發生又何故無端失去。

現在,我們從新認識對方,感覺比一般朋友親密。你或許不知道你在我心中永遠有個特殊位置,本來都已經忘了,星星之火一但被燃點,雖然不至燎原,但總有印記,縱然火花只是短暫。

我真心希望你找到讓你安定的人,真的。
----------------------------------------------------------------------------

除夕夜晚上九時。

本來都把你趕出劇院了,說好只是陪你吃晚飯,但想到你一個人孤單倒數,就提議不如你碰碰運氣,看能否買票入場。
「但你要一個人坐,也是自個兒倒數喔。」
「沒關係,我經常做這些無聊事。」

後來全院滿座,你卻進了場坐在我身邊!友人的男友因家事不能赴會,多出了的票剛好讓你補上。
「真巧呀!」我無比驚訝!
「幸好有陪你走過來,真好!」你瞇起眼露出招牌的笑容。

是夜上演的是Charles Dickins 經典的Christmas Carol,不是特別精彩;但聖誕有愛,現實有巧合有百樣的可能有奇蹟,正如Mr Scoorner 在劇中唱 : I Love life, life loves me.

鐵路上分別後,收到你的短訊:
「Happy new year. Wish u hv the Mr right to count down with nx year.」

我回應:
「Same as you la.」
你再說:

我說要你送禮物,
只因為我想要一樣你為我而選的事物兒,
什麼也好.
「But I am not gay wor.」

我笑了。

回家的路上我獨個兒慢慢走,路上有點黑,卻還是有光;友人J 打來聊天,就陪我一起走過這段路了。

2012年了,感謝神。


讀書這玩意

讀書這玩意說穿了還是一個燒錢的遊戲。

   我:一個12萬的碩士課程,兩年兼讀,共四個學期,每學期攤分3萬大元。讀8個courses, 那每個course 的成本就是1.5萬元。嘩萬5蚊!!! 例如的我讀國際關係的「基本理論」,學馬克思主義、左、右、保守...... 萬5蚊應該可以買30多本講理論的書,讀都讀不完。

友人:對呀。可是你不讀又不會自發去看這些書,讀了就要看更多的書,你知讀書要「學到野」就係要自己睇reading, 寫essay......

我:真是。好貴好貴。

友人:早讀早著數,別說我不告訴你。我現在讀的marketing MA, 去年收 11萬;今年已經加價到 13萬了 !!!

我:......

這該是一個資訊本爆炸的年代,各樣知識書本唾手可得,用不著像從前般只有富家子弟才能進學,但要晉身一級學府、學習一流知識,還是很有障礙。

例如:你要有錢。例如:你要英文好。

當然,你可以無師自通,但人家是否相信你的「學歷」又是另一回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了。

在盤算進修時,望著那一連串的銀碼,非常惆悵。
英國固然是夢想之地,但要傾盡家囊東併西湊地孤注一擲,究竟是否值得?
值得,當然值得。若是不用憂慮錢,根本連「值不值」這概念也沒有。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也來慶祝聖誕好了

望著弟弟在聖誕假期後滿臉倦容,長了一嘴的「唇瘡」(天曉得哪些是什麼......),一說話就是中人欲吐的口氣,我忍不住問一句:「你假期究竟做了什麼......?」

「上了大陸玩了兩天、過了一夜罷。」
「已經弄成這樣?你牛羊鴨鵝都吃了很多嗎? 這些東西都很毒啊!!!!」
「沒有,只是吃了一點牛......」

facebook 上,各方好友不斷上載假期的戰績:xx大餐、禮物、節目,要多繽紛有多繽紛。吃撐了的胃,難捨難離的假期。我縱然自命清高,不屑這種堆砌而成的聖誕狂歡,亦不甘示弱高調地在office 內發起party交換禮物,還特意買了胡桃夾子的水晶球放在案上、從CD架上找出Haley唱的Winter Magic,命令友人買聖誕禮物......

我們人類、香港人,節日就是要指定地狂歡、開 P,關於節日玩樂這事,都已經可以寫成一本指南了。例如最好不要與家人過,很老土;最好與情人二人世界、或是與朋友通宵賣醉,就算型、就算年輕。放眼四週,鋪天蓋地的訊息就是「告訴」你聖誕要消費要玩樂要狂歡,平安夜不能「無街去」,要不很丟臉;聖誕一定要吃大餐有禮物,要不也不合格。依著這些腳步做,就一定沒錯了,至少被問道如何過聖誕時,也可以得體地說:「吃到不能再吃了,禮物也收到一大堆,有用沒用的也有......」

連我母親也在埋怨聖誕沒有節目了,現代人彷彿逃不了這「約定俗成」的一套。我,寫完這篇日記,明天還是高高興興和友人短聚互贈禮物......

也來慶祝聖誕好了。Merry Christams 。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生日


好繽紛的蠟燭,
生日許願其實是否會應驗?

我總愛對別人說:很喜歡自己的生日在十二月,儘管這個日子我不能挑。

小時候喜歡十二月是因為覺得這是一個「禮物月」、「玩樂月」(但其實我向來收的生日禮物也不多)。但小孩子就是愛玩、愛派對,十二月生日後連接聖誕、除夕、元旦,過不久就是新年,從十二月開始到二月,喜慶的事宜才告結束,也難怪小時候見到日曆撕到十二月,就滿心歡喜。

後來,開始害怕生日這個日子,不是怕老,而是怕自己過得「不快樂」。別人不是老說「生日快樂」嗎?彷彿生日當天沒有快樂的事發生,就特別遜色,說出來也會被別人嘲笑。記不起從何時開始,踏入十二月一日我就開始緊張,開始想著有沒有人和我慶祝呢?當天要怎樣過呢?哎呀,點算好......

真的,結果生日反而成了最「緊張」的日子。你問我有沒有曾經生日當天很不「快樂」?那當然有啦,但說穿了原因也只是些芝麻綠豆的小事,這些事換是平日發生,早被我忘得一乾二淨。

早兩年,還會特意在生日當天請假,好讓那天顯得特別不同;去年和今年,則在工作中渡過生日,慶祝活動都成了「提早」、「after b-day celebration」,人反而輕鬆點,不用特別提醒自己:今天我生日,大晒。想真的其實很無聊。

既然已經長大了,都已經和「那些年」的自己說再見,人就應該成熟不再孩子氣,執著一些無謂的世俗觀。生日,大一歲,即是要和過去一年的自己作別吧?27歲的自己向26歲說 bye, 記緊要瀟灑,好看。

嗯,過去一年的事,能放下的就放下吧。

Happy Birthday to Me.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那些年代表的......

千呼萬喚終於看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早前已聽說過關於觀賞這戲後的神奇反應:有哭過不止的、有緬懷青春的、有痴痴迷迷的、有不住嘆息的、有一看再看的......

痴情等候的故事當然有市場,老天!這次女的終於贏了一仗!沈佳宜有個牽掛了她八年的柯騰!但喝彩背後大家懷念的是失落的青春,還有那時一些未曾償還的感情:是愛情、光陰、什麼跟什麼...... 誰的青春沒有有遺憾呢?這才是像樣的人生啊,於是每個人從戲院走出來後像心靈上得到莫大的救贖,在平行時空中我們多了一項集體回憶。

來office實習的港大生傷感地說:「他們,彼此相愛是應該在一起的呀......為什麼是這樣的錯過?」
 
友人說原著小說中
二人只是「貪其就手」而選擇對方......
真相也是要經過粉飾的。

年青時對愛情就是執著,堅信喜歡的就要得到手。我也反覆地想柯騰你為什麼不再追?都已經追了那麼多年了,你喜歡的話還是可以繼續追呀!你從前沒有勇氣面對答案現在有了,為什麼不直接對她說牽她的手?即使吵了架還是可以堅持呀......

瞧!這就是人類了!一廂情願的以為這就是完美是常理,但愛情可以很多的方式存在。柯騰終究了解沈佳儀不是他可相守的對象,就讓她以另一方式存在,作為成長中的印記,大概這才對得起曾經付出的努力及深情。

是否「在一起」已經不是最重要了。
從今你是我心上的烙印,靜靜地躺著已經很好了。

很喜歡柯騰赴沈佳儀的婚禮時,在紅包上寫著:
「新婚快樂,
  我的青春。」

很瀟灑,很豁達。
You are the apple in my eye. Forever.



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喂你點呀



Sometimes you have to pick up
yourself and carry on 

                                                              
「喂無呀,想睇下你點之嘛。」

我知道這是一句平常語,別人是好意的,我深信每次牧者 S 打電話來說想傾傾近況時,她都是真心的。對於她的真誠我實在不能有什麼挑剔,只是這些虛寒問暖總無意地拆毀我努力調整下來的冷靜,像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火點,一下子燃起森林內的草。

救命,我忽然有哭的衝動。





這陣子自覺人有點抑鬱,懶洋洋的對世界提不起勁,偏生年尾有一百萬樣事向你紛湧過來,我總是強裝鎮定拿著日誌簿,填顏色似的把事情塞進時間表內,晚上捲著被子躺在床上,淚水就自然地流出來了。

我拚命安撫自己因為是秋天嘛,會好起來的。我愛笑,我天性是一個樂觀有正能量的人,我真的想把討厭的負面情緒趕走。於是我叫自己不要停下來想,你上班就上班、看書就看書、唸英文就唸英文、兼職就兼職、短宣排練就排練、吃飯就吃飯,什麼也不要想,你也知自己擅長想像愛做夢。

這些時候如果有什麼人溫柔地對我說一句:你點呀?再期待我說什麼心底話,我會非常憤怒,然後淚水就來了。

我討厭自己軟弱、討厭自己不快樂;討厭自己執著,討厭自己婆媽。

我努力讓自己重回正常軌道,不愉快的事又何必要問?
無論有沒有人關心,
人總得向前走,不是嗎?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朋友 S

很多時我都在想,上帝雖然還沒有給我一個好情人,但卻為我預備了很多貼心的朋友,也算是待我不薄。

例如 S。

還記得當初是怎樣認識的。那些年大家還是記者,在立法會的走廊呆站,S 自覺地和我打招呼,初出道的我大概在他眼中純良如鴿子,卻又有點狡黠。不知是抱著教育「後輩」的心態或是賣弄,S偶然間會告訴我什麼、提醒我什麼,漸漸就混熟了.其實他人非常糊塗。記得第一次出差和他一起到北京,S 竟然因貪睡錯過了飛機!最後拖著行李氣喘喘地到達採訪場地,此事成了我日後向朋友介紹他時的指定開場白。


小巧的聖誕花,
一年又快將盡.
S 是我認識的人中最有學問的,天南地北似是什麼也可胡扯一番,但聞說工作態度非常差,曾與他合作的人都與他絕交了,我與他當得成朋友,大概是因為不需要合作,不用為他「執手尾」。相反他總是在合適的時候為我排難解紛,在我面前也展露出極佳的風度,這些我都看在眼中,記上心。

畢竟,沒有人「奉旨」要對你好的,我總提醒自己要學懂欣賞和珍惜。

每次吃飯前他都會預先想好要去的餐廳,今天中午我們吃意大利菜。藝術中心的小餐廳佈置得極具聖誕氣氛,明亮的落地玻璃遠眺灰濛的海景,儘管今日沒有藍天,我心情卻極佳。

謝謝你,也感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