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

雨過天晴

週未,計劃好的事忽然被打亂。

因生理事未能下水。
前一晚還在努力想手腳該如何協調,
還在想中大的花開得如何,
還在想李慧珍樓的芝士牛肉飛碟。
一覺醒來,只覺渾身酸痛,最好還是呆在家中。

午後看了 "Marie Antoinette", Kirsten Dunst 演的瑪麗皇后,
竟令我對那討厭的巴黎及法國歷史多幾分同情。
到底,是誰被捲入誰的紅顏禍。

突然,又下起雨。
逃過母親的囉嗦走到圖書館避靜,館內比家中更嘈吵。
望著窗外的雨豆大豆大的打在窗上,
手中的書看了數頁就看不下,
想著一些迷糊事,
牢騷著怎麼世事都不盡人意。

下雨,晚上的飯局取消了。
反倒有些釋然,拿起雨傘背包,
緩緩地走回家。
沿途濺起的水花打在膝上,有點疼,
雨中的清新卻把胸中的抑鬱一掃而空。

深呼吸了一下,
雨過該是會天晴的。

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Whats Apps

有咩事還是三口六面說清楚的好

事緣不沾科技的我月前轉用了Smart Phone, 發現除了要收費的短訊外,還有免費的whats app! 這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不用錢就可以暗暗與朋友互通消息,立即就愛上了它。

不過,對於只有400mb data 的我,相對有無限data 的朋友而言,我只能選擇性地每天用電話上網數小時。看報、chk facebook、聽歌,反正我不打機,本來是很夠用的,如果我不用whats app。

從前每天密密地長訊短訊地寫個不停,現在換了一個免費的平台,友人早上對我說了聲早,問今晚一起吃飯麼,在辦公室努力一整天回家躺在沙發上時,開了手電上網,才看到那個訊息...... 中間相隔了九小時。最誇張的是某天晚上快要睡時,心血來潮看看朋友的動向,赫然發現了153個未讀的whats app訊息! 友人W及S已經吐了一地苦水,待我醒覺加入時,S咆哮地說(oh!也是whats app): 「如果我要自殺,已經死了!你會唔會覺得自己遲左d 呀?」

事實證明反應遲鈍的我是不適合那些救急扶危的工作,幸好暫時還沒有朋友因此而死去。這事又讓我想起最初接觸icq時,我不解地問同學為什麼要用這個。

我:「有事就打電話囉。」

同學:「打電話麻煩呀,而且有時你只說幾句,例如想問一下這道數的答案。」

我:「也是電話談的方便呀......」

同學:「有時不太熟不好意思談電話。」

我:「那就不要問人家功課了,而且要整晚上網。」

同學:「有些事用電話談說不出口的,你這份人真是沒趣......」

這種沒有ICQ的日子持續到大學,直至迎新營的第一天被別組的「騎呢」組爸嘲笑後,才無奈地開了生平第一個Icq 戶口,接著是MSN。這東西是有方便之處,特別是讓你在上班時仍可不知不覺地和朋友行家交換消息,但亦減少了人與人間的直接溝通。

很多時我就站在你面前了,我願意聽你說呀,但你就是不說,硬要留待網上隔著螢光幕傾訴心事,何苦呢朋友?短訊這回事也是同一道理,三言兩語的我明白你要send msg,有時想人家可能在開會不方便接電話,留個短訊吧。這個我也懂.

但如果你想談心,你要救命,你想搵人消磨時間慰藉心靈,我的電話都隨時候命。(不過晚上睡時大多會關掉......)

以上資訊,請會whats app我的朋友留意。

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

冷水

今天的事還是令人憤怒,為什麼朋友之間就是不可以多一點鼓勵,而非要踐踏大潑冷水,我又不是得罪了誰。

話說記者J 拿了傳說中豐厚的獎學金到英國深造,從友人E口中得知這個消息,為他人高興之餘亦想請教得獎之道,這個動機沒有問題吧?卻被 E 大盤大盤的冷水兜頭淋下來:

我:好厲害呢,如果我明年也攞到就好了。

E :要英文好勁的,我睇你的英文同我差不多,無可能架啦。

我:我已經improve 緊啦,搵日要問下佢點interview 先。

E : 要去到 J 的英文水平係無可能架,而且佢唔止英文好,重點係佢好醒,佢會思考好多問題的......

我 : 未試過點知得唔得,你份人就係咁discoursge.

E : 應該係 discouraging 先係形容詞。

我 : 我知。打msn 唔打緊啦。

E : J 真係好醒會諗好多野的,佢睇好多英文書架
..............................

這樣的朋友真是結交錯了!你生氣她還認為是你小氣。
我對自己說:再有下次就blacklist了她, 我老闆父母還沒有讓我受過這樣的氣,你憑咩。